9月17-23日是2023年“全国科普日”,今年的活动主题为: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,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”。9月16日上午,来自沭阳县实验小学的50名宿迁日报小记者走进我院。小记者们兵分两路,参观学习了检验学部、生殖医学中心、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院史馆,现场观看显微镜下的红细胞,亲手揭开医院神秘的面纱,感受科学的魅力。
在文化长廊和院史馆,医院的辉煌历史让小记者们惊叹。我院成立于1936年,是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。医院连续多年跻身艾力彼全国县级医院百强榜前30强,神经内科、消化内科、肿瘤科、肾脏内科、放射科和呼吸内科为全国县级医院专科前30强。
在检验学部,小记者们在医务人员的介绍下,了解各种仪器检测项目。在显微镜下看血液细胞,大家兴致勃勃地排着队,小心翼翼地观察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。同学们在参观体验中都充满好奇,认真聆听着检验人员的细心介绍。
在生殖医学中心,医务人员视频演示《探索生命的起源》,揭秘生命孕育的全过程。不仅让小记者们直观地看到生命的形成过程,更让小记者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。
“在遇到意识不清的群众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首先,我们得判断现场环境的安全,在保障安全后,再上前查看倒地患者的情况,并拨打120寻求帮助或向他人寻求帮助。如果患者无意识、就要试一下颈动脉,如果没有搏动,就要尽快进行心肺复苏。〞急救实训室中,主管护师李文静在讲解的同时,为小记者们进行心肺复苏的现场操作演示。小记者们纷纷走上前,积极进行心肺复苏模拟练习,在李文静的悉心指导下,小记者们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动作,俨然成为一位小小急救师。
今年8月,李文静在连云港海边休假时,遇到一个男孩溺水后失去意识,甚至心脏也停止跳动。李文静发现后,立即跪在地上清理男孩的呼吸道,又对其进行了多轮心肺复苏,最终,在她的努力下,终于发生了奇迹,男孩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。李文静准确的判断和科学、规范的急救措施,对男孩后期抢救、治疗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“我夹到了一粒豆子!”模拟腹腔镜练习夹取,是我院外科医生平时的训练项目。模拟腹腔镜练习夹黄豆,让小记者过了一把十足的“医生”瘾。小记者们轮流上前,将一把三十多厘米长的钳子伸进“腹腔”内,“腹腔”内有摄像头,练习者对着显示器,夹起“腹腔内”一粒粒细小的黄豆。“腹腔内的组织比豆子要脆弱很多,练习时使用细小的豆子,更能把握动作的精细,在面对复杂的微创手术时更能够游刃有余。”医务人员在一旁耐心的讲解,在满足了小记者们好奇心的同时,也为他们埋下了医学的种子。
在随后开展的科普讲座中,我院小儿外科常驻专家、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乔怡以《儿童自我保护》为题,结合具体例子,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授了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。小记者们兴趣盎然,拿出笔本记录,现场气氛活跃。
小记者们走进我院参观采访,体验医生职业,记录自己所见所得,不仅锻炼了敢于提问、敏于思考的能力,而且使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医学常识,深入了解医生这一神圣职业,在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学到很多健康知识,还可以通过他们的笔触,传递健康理念。此项活动的开展,备受小记者及家长朋友们的欢迎和推崇。
上一篇:惠民便民丨沭阳医院开通医保门诊普通慢性病鉴定及办证服务
下一篇:返回列表